2023-06-22 18:14:01
信心满满!百位行业大咖共商蓝耳病净化大计,高质量疫苗可发挥积极作用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李峙贤
猪价回归微利时代,防住疫病,尤其是防好蓝耳病成为猪场盈利的关键。5月13-14日,由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办,浙江美保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好种猪健康育种创新大会暨蓝耳病防控大会在金华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农业院校、科研机构的兽医专家学者、各大集团和种猪企业技术管理层、知名养猪企业代表100余位行业大咖出席蓝耳病临床防控高峰论坛。嘉宾围绕当前形势下蓝耳病净化的可行性及策略展开交流。农财宝典新牧网受邀交流。
会议现场
蓝耳净化势在必行!政策与市场双向推动疫病净化
蓝耳病能否被净化?与会嘉宾的答案惊人的一致——种猪场一定会净化蓝耳病!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教授表示,农业农村部已明文规定,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在2025年前,必须净化5种猪重大烈性传染病,即非洲猪瘟、猪瘟、蓝耳、伪狂犬病、口蹄疫。这意味着蓝耳净化是大势所趋。江苏农业科学院邵国青研究员表示,蓝耳病净化后,种猪会非常健康。
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教授
江苏农业科学院邵国青研究员
新希望六和首席科学家闫之春对于净化充满信心。他表示,可以借鉴国际上净化成功的经验:欧洲通过法规推动净化,北美依靠市场(二元母猪也不能有蓝耳病)。目前行业内购买种猪也更倾向于选择双阴猪场,有助于推动种猪场早日实现蓝耳净化。
新希望六和首席科学家闫之春
“蓝耳病在河南、山西及周边省份流行情况比较严重”,河南农业大学王川庆教授表示,根据课题组监测结果显示,蓝耳病的感染率在四大疫病中排名第一,保持在35%左右。王川庆直言,毒株分型的工作对于生产一线意义不大,但净化是有意义的。
河南农业大学王川庆教授
维持双阴比净化更具挑战,生物安全是重要保障
蓝耳净化困难吗?随着越来越多的猪场取得了双阴的成绩,行业人士对净化蓝耳的信心日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章红兵教授表示,从蓝耳病病毒本身看,和伪狂犬终身带毒不同,具备净化的可能性。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邓衔柏表示,净化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果操作得当半年时间就可以转阴,但难点在于维持。东北农业大学李金龙教授认为,蓝耳净化从战略上看不存在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执行层面和细节问题,曾经指导过的企业维持双阴已长达4年半。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章红兵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邓衔柏
东北农业大学李金龙教授
猪场也不必谈“蓝”色变,据河南农业科学院乔松林研究员介绍,自己曾做过四次实验,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猪场内,对照组均保持双阴,病原也许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容易传播。但是依旧不可大意,做好生物安全依旧是重中之重。邵国青直言,猪场往往会百密一疏,比如蚊虫防控失败,便会携带病毒入场。
河南农业科学院乔松林研究员
“我在简陋的环境下养过猪,好在消毒比较严格,每天两次带猪消毒”,广东省农科院向华研究员表示,环境中病毒和细菌大大减少,猪群状况也很好。向华建议,生产上一定要两点式或者三点式,生物安全必须到位且持续,如果基础条件达不到,净化就很难实现。华中农业大学赵俊龙教授表示认同,他表示,目前蓝耳病的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8年到现在下降明显,和非瘟防控生物安全提升有关,在做好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基本上满足两点式的猪场都可以转阴。
广东省农科院向华研究员
华中农业大学赵俊龙教授
越来越多的猪场通过升级硬件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广西大学刘芳副教授表示,在猪场密度还比较大的区域净化蓝耳难度较大,空气过滤系统等硬件成为刚需。“空滤系统虽然成本高,但有利于很多疫病的防控”,南京农业大学周斌教授表示,虽然不能保证猪场百分百不中招,但是疫情的风险会小很多。
广西大学刘芳副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周斌教授
灭活苗安全有效,抗原含量与佐剂非常重要
疫病防控和净化,疫苗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此之前,行业往往认为蓝耳病灭活苗是无效的。“很多疫病的净化需要用到灭活苗”,王川庆表示,灭活苗拥有自己的特点,是有效的,行业需要重新认识灭活苗。上海市奉贤区疫控中心研究员卫秀余表示,《兽医免疫学》早已阐明灭活苗可以通过佐剂和高抗原含量产生细胞免疫。
上海市奉贤区疫控中心研究员卫秀余
刘芳分析认为,此前大家认为灭活苗中和抗体的产生不理想,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抗原含量提升,灭活苗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抗原灭活时如何更好地表露,佐剂选择的好坏都关系到灭活苗的效果。章红兵表示,近年来确实感觉到灭活苗防控蓝耳病是有效的,但是不同厂家的产品差异非常大,可能和佐剂有很大关系,产品同名不同效。
美保龙推出新型蓝耳病灭活疫苗兰立定,在行业内受到众多猪场青睐。浙江美保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欧伟业表示,兰立定实现了蓝耳病灭活苗的新突破,抗原含量提升100倍,大幅度提升抗原“交叉呈递”效率,可以快速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据了解,使用兰立定和美保龙蓝耳病PDCA净化模式,可以生产出抗原阴性,N蛋白抗体阴性的保育猪,达到蓝耳病净化的阶段性目标。5年来,美保龙蓝耳病PDCA净化模式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
浙江美保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欧伟业
在会议现场,山东农业大学刘思当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周宏超副教授、广西大学黄伟坚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DVM朱稳森、中国农业大学乔清艳博士、浙江大学余旭平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高云航教授、西南大学张洪培教授、天津农学院鄢明华研究员、塔里木大学李莲瑞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孙裴教授、信阳农林学院刘涛副教授、南阳师范学院冷超粮副教授、龙岩农业学校张苏强教授等专家老师和围绕当前形势下蓝耳病净化的可行性及策略、区域蓝耳病流行学调研情况,对当今蓝耳病的危害和防控措施分享各自见解。
当谈到疫苗防控时,多位专家老师表示,蓝耳疫苗的免疫虽然不能做到万无一失,但恰当的蓝耳免疫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既安全又有效的灭活疫苗。据新牧网调研,26%的猪场只免疫蓝耳灭活疫苗、20%的免疫场采用“活+灭”方式,近几年蓝耳灭活市场占有率逐步升高。专家老师们一致认为蓝耳净化是必然趋势,大部分专家老师认为当今的蓝耳净化可行且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优秀的灭活苗在维护阳性场稳定和辅助种猪场净化探索中发挥着积极作用。